中国苗木信息网手机版
网站首页    苗木求购    供应信息    招标信息    
苗木行情    市场动态    苗木技术    苗木商人   

微网站  2016年上半年苗木展会信息
首页 - 苗木技术 - 园林空间色彩构图
发布时间:2025-11-8 来源:中国苗木信息网 点击:273

一、考虑游人的行为需要

        由于人的阅历不同,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对色彩有不同的偏爱。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游人的需要。首先要调查设计对象属于哪类性质。如少年儿童喜欢鲜艳的色彩;以他们为主的环境内,可以多种植色叶植物;建筑的色彩也可以鲜艳些。老年人需要轻松、冷静的环境,设计时可以绿色植物为主;安静休息区的色彩以冷色为主;运动场所的色彩可以稍丰富些。

1、不同的色彩给人的心理感觉不同,设计时应考虑到色彩给人的心理感觉。

        绿色,是一种冷静、清新而雅致的色彩。它尤其代表着大自然,有几许郊野的气息绿色在绝大多数场合都适合使用,在这方面它超过了任何一种色彩。绿色的不同色调非常适合组配在一起,深色、浓艳的绿显得微妙,而柔和的绿色使人提神醒脑,感到轻松愉快。

        蓝色,是一种冷静、清新的色彩,时常被曲解为冷漠,并有时被错误地使用。蓝色使人联想到水、天空,使环境变得宽敞宁静。

        紫色,是一种有影响力的色彩,它引起一些特殊的情感。这一点也许源自紫色的组成成分,它是把两种对立的色彩引人注目的红色和冷静的蓝色,混合在一起。给人带来历史感和庄严的联想,并且又表示着色情和财富。如果少量使用它的柔和色调,可能获得最佳效果。

        白色,用科学词语描述,使所有色彩按照等分混合在一起形成的。白色能特别有效地反射光线,凭且能很好地增强其它色彩。可是过多的白色显得冷静,需要用一些方法使它活跃起来。因为所有的色彩都让位于白色,所以在白色附近挑选配色时要注意这一情况。

        黑色,是缺少所有色彩形成的。但是黑色和白色一样都是色彩设计中重要的媒介物。黑色具有惹人注目的交替性,它既表现出时髦和深奥微妙,又和其它色彩区域形成完美的对比。

        灰色,似乎是一种最新颖、最具独特风格的色彩,它受到注意是最近几年的事情。灰色与绝大多数色彩对比效果极佳,它的色彩显得潇洒并增强了色块影响力。许多人认为灰色太单调,如果使用得当,它能产生极妙的效果。

        粉红色,有必要在此提及。虽然它属于红色的浅色调,但实际上它与红色有极大的差异---与红色形成对比,所以粉红色表现出极乐、豪华和异常的安宁。

        棕色,是一种非常朴实的色彩,与淡淡的“较弱”色彩,例如黄色,形成自然的对比。棕色应避免大量使用,如果少量使用或选择合适的材料,如软木和原木,这些材料使人自然联想到棕色。棕色还是一种安宁的色彩,它能很好地成为明亮的重点色的背景。

        一片林海或浩渺的湖面,将光的强度分散了,使人感到淡雅。

2、不同季节应考虑不同色调,注意季相搭配:

        夏季利用蓝、紫等冷色系的花;早春运用红、橙、黄暖色系; 嫩绿色、翠绿色、金黄色、灰褐色就可以分别象征着春、夏、秋、冬。

        树群的外貌,要注意植物的季相变化,使整个树群四季都有变化:如采用以大乔木为广玉兰,亚乔木为白玉兰、紫玉兰或红枫,大灌木为山茶、含笑,小灌木为火棘,麻叶绣球所配置的树群。广玉兰为常绿阔叶乔木,作为背景,使白玉兰的白花特别鲜明;山茶和含笑为常绿中性喜暖灌木,可作下木,火棘为阳性常绿灌木,绣球为阳性落叶花灌木。山茶最先开花,三月中旬白玉兰、紫玉兰开花,白紫相间又有深绿广玉兰作背景;四月中下旬,绣球白花又和大红山茶花形成鲜明的对比,含笑又继续开花,芳香浓郁;十月间火棘又结红色硕果,红枫叶色转为红色。这样的配置,兼顾了树群内各种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又丰富了季相变化,使整个树群生气勃勃,欣欣向荣。

二、考虑地方人文因素

        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具有大众化的形式 ,也是最引起人眼注意的因素。色彩的文化规律与心理规律是构成色彩美规律的基础。 从文化规律来看,任何色彩本身没有好坏、美丑的定性,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某种文化观念作用于人的审美判断的结果,这种对色彩的美丑、好坏的判断,在本质上是一定民族文化观念的显现,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判断。各个民族由于环境、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对于色彩的喜好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在中国,人们长期与土打交道,视黄色为神圣色彩,成为皇帝的专用色彩,而且成为民间繁荣的标记。我国古典建筑,如宫殿、寺庙建筑等就十分重视色彩的运用。这些建筑常被饰以金黄的琉璃屋顶,大红的墙柱,错彩镂金,艳丽璀璨。祈年殿建于1420年的明永乐年间,最初,它的三重殿檐上分别涂着蓝、黄、绿三种色彩,这三种色彩象征着天地万物。蓝象征着天;黄象征着大地;绿象征着植物;而在殿顶的圆球上又镏满黄金。1751年,在重修祈年殿时,将三重檐全部改为深青色,直接象征着“青天在上”。为了更全面地表现中国人的宇宙观念,还在高大、沉重的三重檐之间用了28根巨大的木柱。支承最上一层屋檐的4根柱子叫“龙井柱”。象征着一年中的4个最主要的节气。支承中层屋檐的12根柱子叫“金柱”,象征着一年的12个月份。支承着外层屋檐的12根柱子叫“檐柱”,分别象征着一天中的12个时辰。饱着这些丰富的象征意味的这座建筑,也因含了天地之气,灌注了文化之意,融汇了哲学之味,而使自己的体形、色彩的美意与美感,在文化的作用下,意境更为深邃。

        长期与海洋打交道的古希腊人,对各种色彩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判断,他们把大海深处的紫色视为至高无上的神圣色彩,把大海浅处的颜色则判断为“天堂的色彩”。古希腊的帕提农神庙,铜门镀金,瓦铛、柱头及檐部均饰以红蓝为主的浓重色彩,显得瑰丽异常,美不胜收。
到了现代,色彩的运用在建筑上更成了不可缺少的因素,五彩缤纷的颜色,不仅可以使建筑的外观显得更鲜明、更美丽、更富意蕴,而且,它本身已成了构成建筑的气势与风格的重要因素。
曾获得美国建筑学会1983年荣誉奖的美国波特兰市政大楼就是一个例子。从形体上讲,这幢建筑在立面上采用了对比强烈的彩色瓷砖装饰成大面积的色块,又辅之以色彩各异的立柱、柱冠等等,从而使它身披炫目的色彩耸立在“方匣子”型的各类建筑中。特别具有个性,也特别引人注目。这幢建筑因为色彩运用上的成功,而被人们称誉为美国后现代派建筑的代表作品。
 
三、确定基调、主调、配调和重点色

        园林中的色彩丰富,当多种颜色配在一起时,必须有某一因素(色相、明度、纯度)占统领地位。要有主色调,要么暖色调,要么冷色调,不要平均对待各色,这样才容易产生美感。

        北京天安门城楼,所用的色彩均为暖色调,但在暖色调的色彩中,红色又是主体,黄色则为辅,如此主次分明的色彩搭配就使这幢城楼获得了既变化又统一的美。

        南京的中山陵是统一冷色调,但却以白色为主体,长长的石阶构成大块的白色体,在这白色块的尽头则耸立着绿瓦盖顶的陵寝,如此主从鲜明的冷色调的搭配,使整个建筑的色彩既统一又有层次感。

        草本植物不可能产生长期稳定的生长结构,一切草本植物均需要镶边材料和背景材料的衬托。小型花境中,选择一个主要色调,然后在这一色调的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变化,并以中性色调的背景作衬托。一个以黄色为主调的小型花境,如配置从奶黄色到橙色的浓淡不同的花和叶片,而以深绿色或银灰色的背景衬托,可取得满意的效果。以红色为主色调的花境,用深绿色和紫色叶片的植物作背景。当需要采用多种色调搭配时,最好倾向于选用黄色调或蓝色色调作为基调。

        常绿树要低于或高于落叶树,突出落叶乔木的鲜明色调;灌木群可借自然地形的起伏,用叠砌阶梯、花台的办法配置,增强高差,使之形成错落的轮廓线,做到层次分明,开朗的空间应有封闭的局部,封闭的空间要开辟透视线。有高有低,有平有直,垂直方向要参差不齐,水平方向要前后错落,突出高低,虚实,阴暗。孤立树、树丛、树林中间用花卉草坪相连接。要注意季相、色彩、对比、统一、韵律、线条、轮廓。

        绿色背景主要是选用观叶植物,选择枝叶紧密,叶色浓暗,年常绿的树木为背景效果最好,如紫杉、丛生的竹类。绿色的背景,前面宜放白色的雕像,或明色(白、粉、红、黄)的花坛,或开红花的灌木。红砖墙,宜放冷色调的植物,如花亚麻,自由钟,桔梗,飞燕草或一些开白花的植物。如果用金盏菊,天人菊、万寿菊的暖色花卉,势必显得过分喧闹,而且花色也看不清楚了。

        观叶的图案花坛,有时用淡色的砾石铺在花纹的间隙,衬托出图案的纹理,并且免于生杂草。草药圃中花朵很少,也有时用红砖铺路,白色砾石散铺在花坛边上,增加对比。白色或灰色的背景也有不少,如白油漆的栏杆,水泥的建筑,前面的植物无论花色如何,绿叶均很突出地被显现出来,除去白色花外,其他各种花色均能与白色栏杆为邻,获得良好的背景效果。遇到灰色水泥墙的背景,也可以先将墙基种上绿色的攀缘植物,然后再以这个绿色为背景安排前景。 黑、白、金、银、灰是无彩系能和一切颜色相配。与白相配时,应仔细观察白得偏向哪种色相,如偏蓝应作淡蓝考虑,黄则属淡黄。

        远山,蓝天,大水面均可以充当园林的背景。

        襄樊市环城公园——岘秋园

        襄樊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大量重要价值的文物古迹,保存基本完好的襄阳古城和誉为“华夏第一池”的护城河则是襄樊古城的主要象征。环城公园就是以襄阳古城为依托编制的总体规划,由建设部城市建设研究院完成总体规划。环城公园的规划设计指导思想是:

        修复城墙城楼,再现古城风貌,扩大游葱绿池、充实文化内涵。扩展袭樊古城的地域性特色。在此指导思想下.创建一座城、池、园、路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名城公园。 环城公园规划总占地面积为114.8万m2,划分为五个园中园和一个行政管理区,五园的景区规划均从属于总体规划指导思想,力求突出襄樊古城的保护和历史风貌的恢复。五园分别是长春园、文荟园、岘秋园、安相园、临汉园。五园的规划各具特色、又紧紧依托着完整的雍阳古城。

        岘秋园位于襄阳古城文吕门以西至西城门以南的城墙及内外绿地、护城河水域两岸,占地面积为12.8万m 2。主要功能为划船、游泳、垂钓和观鱼、赏秋景等; 岘秋园的陆地面积主要在护城河的西南岸,呈窄长地段,两头宽中段狭窄。主要入口大门设置在西北角临衔面,并结合水产品开设一些经营服务项目,形成大门服务区。  入口内以‘四山之秋”大型壁画为障景.北侧临河岸边设有“现E茶舍”水廊。河中经小曲桥相连有一座‘探秋亭”.位于护城河之上,利用疏城池所挖上来的污泥,堆登一座小山丘,种植有银杏、红枫、青枫、羽毛枫、红叶李、乌柏、挂花、石储、南天竹等植物,并在秋色丛林之中建一座观秋观亭”的果点,是全园最佳观赏秋景之地。

        在狭长的150多米的河岸旁设一座座的钓鱼台,为垂钓爱好者提供了良好的垂钓环境。并在游船码头处停泊有各式古色古香的游船、供游人河上泛舟。现秋园的主景部份水族馆,由主馆、前庭、后院组成,常年展出水族精品.具有寓教于娱乐之中的效果。在河东有一池中半岛,上设一座两层三铝的“赏秋事”,可赏现山之秋色。

        观秋园的园林建筑均以鄂西北地区的民宅为基调,加以现代建筑艺术表现手法,既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WAP首页 |  刷新  |  网页版  | 登录  |   手机端APP下载
服务热线:13505484329(点击直接拨打)   
13505484329(点击回复短信)
Email:2627392874@qq.com
版权所有:中国苗木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