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园林景观设计想要真正有效地服务于多元丰富的社会生活,一开始就需要对多元的社会内容与人们复杂的行为方式作系统分析,在作品所能产生的效能与社会生活的主要、需求之间作出判断。面对特定的设计任务还要从多样化的园景功能中作出明确的取向,确立正确的设计目标,加强某些特性,减弱甚至取消某些功能考虑。设计的成功,施工的可能性进程,社会的肯定评价以及日后简易的维护管理等等都建立在设计前期科学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基础上。园景艺术发展到今天,已形成了丰富多变的设计手法,也有更加广泛的素材可供选用。采用什么设计手法,选择哪些设计素材,如何准确地把握与度量各种素材成分用量,对达到设计最后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所有成功的艺术设计创作都包含有创造性的内容,或者引进新的设计手法,或是对传统手法作极端运用,或是在造园要素的选择搭配上进行非常规的组合,或是在要素的成分配比上作些变化与调整等。(一切创造性都要建立在对设计条件,设计目标以及对营造各种情景的可能性分析基础上。)提高空间的布局效率,更加经济高效地利用空间已成为当代设计师的重任。成功的作品,空间总是小中见大,方寸之地有天地宇宙之阔,古人总结了不少扩大空间感的设计手法,如因借境外景色,模糊空间界线,分割空间,增加空间视觉容量,以小见大,扩大心理空间。
应认真研究和探索空间设计语言,一方面拓展传统空间设计语言在现代中应用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利用现代科学成果,寻找更科学、更丰富、更复杂的技巧来创造当代多样变化的空间环境,以满足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需要,发展新时代的园景设计艺术。社会的需要是形式产生的基础,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是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需要,是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产物。古典的传统园林形式是以往社会历史的产物,它包含的内容大都是为当时的社会生活服务的,它所应用的造园语言以及它所呈现的形式均源自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古人的审美趋向,现在的设计者不仅要研究现代园景美学的形式,语言、技巧,还必须细心观察、分析和体验现代人的生活,如人们的休闲方式,娱乐方式、沟通交往方式。新的园景内容应以现代人生活的需要为基础,这样的园景空间才能有效地为现代生活的需要服务,才具有时代的生命力和相对长久的存在意义。
空间场所若要使游者能尽兴游,观者能尽情观,聚集运动者能舒适合宜,就需要明确的空间功能,设计则需要应用恰当空间构素和表达形式,传达出明晰的视觉意义,空间形式要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激发潜在的心理需求,进而引发满足心理需求的实际行为。当园景空间所传达出来的功能信息愈纯净,愈确定,就愈能激发出某种定向的和持续的行为,空间的使用功能才能得到极大的实现。
要创造形式多样的亲切交往空间.需要对多样化的社会交往行为进行观察与研究、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年龄的人群.不同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不同的气候条件、不同的经济条件… 都可能影响社会交往的形式,对交往场所的空间特性也会有不同的要求。有明确的场景空间特性。正确表达出场景的社会学意义的场景空间、能有效地促进人们进行没计所期待的社会交往活动。
本园用地位于小区次入口处。建筑三面围合,只有西面为小区车行道。不少居民由东面经建筑间的绿色通道接触的场所。设计把该场地作为社区起居室这样亲切温馨的交往空间进行布局,渲染室外空间的生活气息。西、南两面用乔木和花灌地被组成屏障、构成本园座超区域的倚靠。中心部分以花基为界呈不同高程的两个区域,犹如起居室内会客与娱乐区的划定,并以石桌石凳作为空间的核心词汇.刺激交往行为发生。该园在平面构成、植物布置到空间尺度、环境设施,尤其是桌凳、树池、花基和广场地面等各方面都以亲切、自然、质朴、宜人为特征。采用天然材料或仿天然材料,粗犷质朴的造型和自然灰调的色彩,—切都体现出场景一致的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