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习性:梨蝽象在吉林省1年发生1代,以若虫在树干、主侧枝伤口处、树皮裂缝和老翘皮底下越冬,第二年春季梨树发芽时出蛰,以后逐渐分散到树体的各个部位对梨树新梢和叶片进行刺吸为害。自6月下旬至7月份成虫大量发生,不仅为害新梢、叶片,还严重危害梨果,吸食梨果果汁,使被害梨果表面木质化,停止生长,被害果实表面凹陷,形成失去商品价值的畸形果。8月下旬至9月上旬,梨蝽象开始交尾产卵,卵集中产于梨树的粗枝裂缝或阴暗枝丫处,卵期10~12天,孵化出的小若虫经短时间活动为害,9月下旬便潜伏越冬。
防治方法:
(1)休眠期刮除树干和大枝基部的粗皮、老翘皮集中烧毁,消灭越冬代若虫,减少虫源。
(2)春季喷药防治:在越冬代若虫出蛰但未分散以前,对树体细致周到地喷药,实施防治。常用药剂有:25%阿克泰5000倍液,或5%功夫3000倍液等。
(3)夏季喷药防治。在梨蝽象群栖时,可以使用10%吡虫啉1000倍液,或20%毒死蜱2000倍液等药剂对其进行集中消灭。
(4)果实套袋。当梨果长至拇指大小时,进行套袋,套袋对苹果梨等大果型梨品种尤为适用。
(5)秋季喷药防治。秋季在卵孵化盛期,特别是已有少量初孵若虫开始刺吸危害时,对树体喷施25%氰戌菊酯2500倍液,可以显著地压低越冬代若虫的基数。
(6)秋季人工防治。在8月下旬到9月上旬,成虫开始产卵前,在梨树枝叉、树干下部绑干草把或丙纶袋片,诱集成虫产卵,捕杀卵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