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苗木信息网手机版
网站首页    苗木求购    供应信息    招标信息    
苗木行情    市场动态    苗木技术    苗木商人   

微网站  2016年上半年苗木展会信息
首页 - 苗木技术 - 抗病性机制
发布时间:2025-11-8 来源:中国苗木信息网 点击:161

 在病害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寄主植物始终在与病原进行着斗争。按照发生时期大体分为抗接触、抗侵入、抗扩展、抗损害等几种类型。往往在不同的阶段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出来。而按照抗病的机制可以分为结构抗病性和生物化学抗病性。前者有时称为物理抗病性或机械抗病性。

        植物一般是从两个方面来保卫自己、抵抗病原物的活动,一是机械的阻碍作用,利用组织和结构的特点阻止病原物的接触、侵入与在体内的扩展、破坏,这就是结构抗病性;二是植物的细胞或组织中发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产生对病原物有毒害作用的物质,来抑制或抵抗病原物的活动,这就是生化抗病性。

        植物依靠原有的组织结构的特点,抵御或阻止病原物与之接触或侵入,发挥其抗侵入的作用。这种组织或结构上的特点是某些植物固有的特点,即先天性的防御结构。例如植物表面密生的茸毛,或很厚的蜡质层,形成拒水的或拒虫的隔离屏障,使害虫或病原物难以接触表皮细胞或很难穿透侵入。也有的气孔密闭或孔隙很小,病原菌不易侵入。

        另有一类是病原物接触或侵入后,诱导的寄主组织结构的变化,如在病部形成木栓层、离层、侵填体、胼胝质和树胶等组织结构的改变,或细胞坏死等细胞水平的反应,来抵制病原物的扩展或增殖。

        这些后天性的防御结构的变化往往是与寄主的生物化学代谢分不开的。一种寄生物接触并侵入植物时,也会受到植物很强烈的生化反应的抵抗。一种病原物只能侵害特定的寄主种类,而不能侵染其他种类的植物,大多是由于这些物种体内发生很强烈的生化反应的抵抗而不能建立寄生关系,而成为非寄主的。在病原物的寄主范围内,不同的种或品种也有程度不同的抵抗反应,与组织结构的抗性相似,也可分为先天的固有生化抗性和后天的诱导生化抗性两类。先天的生化抗性包括植物向体外分泌的抑菌物质,如葱蒜类、松柏类植物向外分泌大量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挥发性物质,许多微生物都被这些分泌的生化物质(多为酚、萜、萘类)所钝化或失活。有些植物之所以不能成为某种病原物的寄主,可能是由于体内缺乏该病原物识别反应所需的生化物质,从而不能建立寄生关系。在病原物与寄主接触或侵入后,会诱导寄主植物发生很强烈的生理生化反应,设法抵制或反抗病原物的侵染,最强烈的是细胞自杀而形成过敏性的坏死反应,细胞死亡使 病原物难以得到活体营养,从而限制了病原物的扩展。也有的寄主在病菌侵入点周围的细胞内沉积了大量抑菌性物质,如植物保卫素,简称为植保素,如菜豆素、豌豆素和日齐素等)、病程相关蛋白(P Rs) 等。
        
        诱导的生化抗性是指在寄主细胞内发生的有利于抗病的生理代谢途径的改变, 如磷酸戊糖支路的活化等,从而产生更多的抗菌或抑菌物质;核酸转录和蛋白翻译加快,一些对病原物有抑制或破坏作用的酶系产生,它们在防御病原物的活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植物抗病基因的诱导性表达是诱导生化抗性的遗传学基础。

WAP首页 |  刷新  |  网页版  | 登录  |   手机端APP下载
服务热线:13505484329(点击直接拨打)   
13505484329(点击回复短信)
Email:2627392874@qq.com
版权所有:中国苗木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