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是专性寄生物,它必须在活体细胞内寄生活动,不能像其他病原物那样主动地传播,只能通过轻微的伤口侵入植物体,因而轻伤不仅为病毒开放了门户,而且又不至造成寄生细胞的死亡。病毒的具体传播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接触传播 病、健植株的叶片因相互碰撞摩擦而产生轻微伤口,病毒随着病株汁液从伤口流出侵染健株。通过沾有病毒汁液的手和操作工具也能将病毒传给健株。
2.嫁接传播 几乎所有的植物病毒都能通过嫁接的方式传播,病毒可由带毒一方传给无毒一方。树木根系间的自然接合也会造成病毒的株间传播。
3.昆虫传播 植物病毒的媒介昆虫主要是蚜虫和叶蝉,其他如飞虱、粉蚧、蝽象、木虱、蓟马等。它们传播病毒的方式有三种类型。第一,口针携带式,这种传播方式最简单。昆虫的口针在病株刺吸以后,立即获得传毒能力,但口腔内的病毒排完后,便失去传毒能力,所以这种传毒方式也叫做非持久性传毒。第二,体内循环式,这种传毒方式较复杂。昆虫吸取病毒汁液后,不能立即传毒,必须经过一定时间后,才具有传毒能力,这类病毒在虫体内保持的时间较长,但不能遗传给后代,一般称为半持久性传播。第三,增殖式传毒。病毒能在昆虫体内增殖,即昆虫吸毒后获得传毒能力且保持很长时间,并可以通过卵把病毒传给它的后代,故又称为持久性传播。
4.其他介体传播 植物病毒的传播介体除昆虫外,少数也可以由线虫、螨类、真菌及菟丝子等传播。
5.种子传播 种子传播有的是因种皮带毒,有的是种子内部(胚)带毒。种皮带毒是由果肉污染所致,种子带毒是由花粉传染所致。
由于病毒系统侵染的特性,一般无性繁殖材料都可能传播病毒病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