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苗木信息网手机版
网站首页    苗木求购    供应信息    招标信息    
苗木行情    市场动态    苗木技术    苗木商人   

微网站  2016年上半年苗木展会信息
首页 - 苗木技术 - 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
发布时间:2025-11-9 来源:中国苗木信息网 点击:260

非侵染性病害的病株在群体间发生比较集中,发病面积大而且均匀,没有由点到面的扩展过程,发病时间比较一致,发病部位大致相同。如日灼病都发生在果、枝干的向阳面,除日灼、药害是局部病害外,通常植株表现在全株性发病,如缺素病、旱害、涝害等。

1.症状观察

        对病株上发病部位,病部形态大小、颜色、气味、质地有无病症等外部症状,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非侵染性病害只有病状而无病症,必要时可切取病组织表面消毒后,置于保温(25~28℃)条件下诱发。如经24~48小时仍无病症发生,可初步确定该病不是真菌或细菌引起的病害。而属于非侵染性病害或病毒病害。

2.显微镜检

 
        将新鲜或剥离表皮的病组织切片并加以染色处理。显微镜下检查有无病原物及病毒所致的组织病变(包括内含体),即可提出非侵染性病害的可能性。

3.环境分析

        非侵染性病害由不适宜环境引起,因此应注意病害发生与地势、土质、肥料及与当年气象条件的关系,栽培管理措施、排灌、喷药是否适当,城市工厂三废是否引起植物中毒等,都作分析研究,才能在复杂的环境因素中找出主要的致病因素。

4.病原鉴定

        确定非侵染性病害后,应进一步对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进行鉴定。

①化学诊断
        主要用于缺素症与盐碱害等。通常是对病株组织或土壤进行化学分析,测定其成分、含量,并与正常值相比,查明过多或过少的成分,确定病原。

②人工诱发
        根据初步分析的可疑原因,人为提供类似发病条件,诱发病害,观察表现的症状是否相同。此法适于温度、湿度不适宜、元素过多或过少、药物中毒等病害。

③指示植物鉴定
        这种方法适用于鉴定缺素症病原。当提出可疑因子后,可选择最容易缺乏该种元素、症状表现明显、稳定的植物,种植在疑为缺乏该种元素园林植物附近,观察其症状反应,借以鉴定园林植物是否患有该元素缺乏症。

④排除病因
        采取治疗措施排除病因。如缺素症可在土壤中增施所缺元素或对病株喷洒、注射、灌根治疗。根腐病若是由于土壤水分过多引起的,可以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以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如果病害减轻或恢复健康,说明病原诊断正确。

WAP首页 |  刷新  |  网页版  | 登录  |   手机端APP下载
服务热线:13505484329(点击直接拨打)   
13505484329(点击回复短信)
Email:2627392874@qq.com
版权所有:中国苗木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