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苗木信息网手机版
网站首页    苗木求购    供应信息    招标信息    
苗木行情    市场动态    苗木技术    苗木商人   

微网站  2016年上半年苗木展会信息
首页 - 苗木技术 - 银杏丰产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25-11-9 来源:中国苗木信息网 点击:119

一、经济价值

银杏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集种用、叶用、材用于一体。银杏种仁营养丰富、药食兼用,自古就是养生延年的上等干果,在我国干果类生产中居第四位。

银杏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从银杏叶中可提取黄酮甙、银杏苦内酯及萜类等多种药成分,药理研究表明银杏叶制剂具有扩张血管、促进微循环、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是治疗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良药。每100公斤气干的银杏叶(含水量12%)可以制得1公斤提取物(含黄酮、苦内酯、萜类等八种成分),除药用外还能做食品、饮料、化妆品的添加剂。

银杏木材优良,素有“银香木”之美称,是制作工艺品、模具、乐器和家具的理想木材,价格较高。造林后25年的银杏用材林,每亩材积可达10立方米。我国研究表明,相同立地条件下,银杏比天然马尾松生长还快。银杏将高效高产果树,优质速生丰产树木、美化观赏植物融为一体,是园林绿化、农田防护林理想的树种之一。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林业项目实施,银杏已成为我市重要的经济树种,种植面积快速增加。

二、生态分布


银杏对气候条件适应性强,自然分布广泛,在年平均气温10-18℃、年降水量600-1500毫米、夏秋多雨的地方生长良好。汉中年均气温14.3℃、年降水量为800-1000毫米、日照时数长,是我省银杏栽培最佳区。

银杏对土壤适应能力也较强,但在PH值5.5-7.7、土层深2米以上的沙质土壤生长最好。

银杏为喜光树种,抗旱能力强,但是不耐涝、不耐风。因此选择栽培地时应选坡地,避开洼地和风口处。

三、优良品种

银杏根据种实性状分为马铃类、佛手类、梅核类、长子类、圆子类五大类型。经调查,五种类型在汉中均有分布,经我市林业部门多年引种试验表明:以马铃类表现最好,其次为佛手类、梅核类。适宜我市栽培的优良品种有:马铃4号、大马铃,其次为金兵卫、腾九郎、久寿,本地选择品种汉选1、2、3号;马铃2号,大佛手,梅核1、2号。

对雄性品种的选育目前还是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在汉中雄授粉树开花基本能与雌花同步,能够满足自然授粉。

四、银杏育苗

(一) 播种苗

1、常规育苗  银杏种子经过贮藏后,到播种前完成了后熟阶段,即可播种。于3月中下旬播种为宜。选择高燥向阳、排灌良好的沙壤土做苗圃,秋末施足基肥并深翻,开春每亩施敌百虫3公斤,硫酸亚铁10公斤进行土壤消毒,平畦作床,宽1-1.5米。宽窄行点播,宽行40厘米,窄行20 厘米,播深2-3 厘米。这种播种方法比较简单、易于掌握,但出苗较迟且不整齐,苗木生长期短,产量和质量也略差。

2、快速育苗  培育当年生银杏壮苗的技术较高,但能延长生长期,苗木高、径生长量较大。具体方法如下:

(1)播前种子处理  2月上中旬对种子进行精选和催芽,可以提高发芽率。催芽的方法常用两种:

①火炕催芽  可以利用育秧室进行,先将种子筛出,分层放于棚架上,烧火加温,室内保持温度25-30℃、相对湿度80%,加温4天。待胚根露出至种核长度时分批下地播种。银杏种子发芽不整齐且有10-25%无胚,故应及时将发芽种子拣出播种,其余的继续催芽。一般发芽率10%时播第一次,以后每5-7天播一次,分4-5批播完。

②层积催芽  在向阳处挖深20-30 厘米的阳畦,底部铺10 厘米细沙,将种沙混合物摊在阳畦内,厚度10 厘米,上覆一层细沙,用塑料薄膜搭弓棚密封,保持棚内温度18-30℃,每5-7天喷水并翻动一次,15-20天即可发芽。

(2)适期播种  汉中地区可在春分前完成播种。播种密度根据培育目的而确定,培育当年出圃苗木时,以亩产3万株为宜;培育用于嫁接的2-3年生实生苗时,以亩产1.5-2万株为宜。播种量的计算方法如下:
                            单位面积产苗量(株/亩)
单位面积播种量(公斤/亩) =  ──────────────
                            发芽率×出苗率×每公斤粒数

(例如:欲亩产苗木3万株,按发芽率75%、出苗率90%计,种子每公斤500粒,则播种量为每亩88公斤。)

(3)播种技术  整地、做床、开沟、土壤消毒方法与常规育苗相同。播种前银杏胚根自根颈以下0.3 厘米处剪断,随即点播。种子胚根向下,种棱与地面平行。覆土深度以盖没种子为度,并在播种行上撒上麦糠,有条件的可铺设地膜或搭拱棚。

(4)播后管理  幼苗出土前后,保持苗床湿润。5月上旬炼苗后将拱棚及覆盖物除去。

追肥以施碳铵合算,效果也较好。在5月初、6月上旬、7月上旬各施一次,施肥量为每亩20公斤。开沟施入,施后立即覆盖、浇水。同时,每10天叶面喷施一次0.3%尿素溶液和磷酸二氢钾溶液,连喷3-6次。

管理中根据实际需要,结合施肥进行中耕除草,适当遮荫。

培育一年生壮苗的技术要点主要有选大粒种、升温催芽、切断胚根、施足基肥四点。

实践证明在其余措施相同条件下,银杏种粒越大,苗木生长量越大。银杏根系可塑性大,切断胚根播种,不仅能促进根系分生,而且能加速苗木生长。施足基肥在培育银杏一年生壮苗诸措施中占据主导地位。

3、大苗培育  亦称二级育苗。银杏苗生长缓慢,一般1-2年生苗高0.2-0.8米、3年生苗高1-1.5米。如果为密植早丰园培育苗木,可用2-3年生苗;为防护林、绿化用苗木,苗龄至少要3-4年生。

根据苗木规格和苗龄,采用疏移的方式,对二年生苗木分三批抽行去株。第一年(三年生)抽去窄行,每亩保留6000-8000株;第二年每亩保留3000-4000株,第三年每亩保留1000株。移出的苗木也按上述密度栽植。

秋季移栽于10月中下旬便可开始进行,春季移栽不迟于3月下旬。移栽时要保护好根系,随起随栽。可用ABT3号生根粉蘸根,提高成活率。

(二)嫁接育苗

嫁接育苗是目前国内外繁殖银杏优良品种的主要方法,可以保持优良性状,使银杏提早结果,达到“矮、密、早、丰”。

1、 接穗的选择  雌性嫁接苗的接穗要从早实、丰产、品质优良的30-40年生结果母树上采或从良种采穗圃中采。以生产种实为目的的丰产园中,必须配植1/20的雄树;在采叶林、城乡绿化及以生产木材为目的的速生丰产林中,多选用雄性植株。因此还需要培养一部分雄性嫁接苗,接穗采自30-40年生、健壮无病虫害的雄树上。

无论雌雄,都是从树冠上、中部或阳面剪取1-3年生、芽体饱满的枝条。经试验采用有顶芽的接穗嫁接后主干直,且生长量大。

2、 接穗的贮藏  接穗采集后立即进行蜡封,分品种挂好标签,在3-5℃温度下进行沙藏。

3、 嫁接时期和方法  通常采用的嫁接方法主要双舌接和单芽切接。双舌接适于3月中旬至4月上旬进行,以砧木苗顶、侧芽萌动至展叶前嫁接成活率最高。双舌接接穗与砧木接痕平直结合牢固,不易风折,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一种方法。单芽切接在春秋两季均可进行。

接穗水分的保持是嫁接成活率高低的重要影响因素。接穗蜡封、双舌接时进行封顶是提高成活率的有效措施。据试验,封顶与不封顶处理平均成活率分别为99.7%和74%,新梢生长量分别为88厘米和70 厘米。

4、 嫁接苗的管理  嫁接成活后要及时松绑。新梢抽出20 厘米后应设立柱保护,防止风吹折断。生长季节中要随时抹除砧木上的萌芽。由于银杏生长期短,要经常松土、施肥、适时灌水。

五、早实丰产园

早实丰产园以生产优质种实为目的,结果早、见效快,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汉中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引进了22个国内外优良品种,从中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6个,并从当地实生银杏中选出3个优良单株,建立良种采穗圃和示范园,定植后第五年挂果,到第九年,单株最高产白果种核10.5公斤,经济效益较高。

(一) 园址的选择

营建丰产园的地方,要求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灌方便、阳光充足,坡度不超过15度,以平缓地和坡度3-10度的缓坡地最佳。在山区丘陵,不能连片种植的地方,可以根据条件,建片状密植小区。在规划丰产园时,还应设防护林、排灌系统及道路。

土壤改良  在丘陵地和河滩沙地,土层脊薄,结构不良。进行深翻改土,可加厚土层、改良土壤性状。深翻应达80厘米,条件好的最好深翻1米。采用带状整地,深宽各1米。深翻后待底土熟化,可结合施肥进行回填。平整土地、灌水、再平整后,挖定植穴。

栽植密度  一般在肥水条件好的地方栽稀些,肥水条件差的地方栽密些。每亩栽110株(株行距2×3米),栽后第八年隔行疏移:每亩栽55株(4×3米),第十二年疏移。这种方法可以获得单位面积早期丰产和连年丰产,土地利用率高,便于集约化经营管理。每亩栽55株(3×4米),单株产量高,寿命长。栽时按雌∶雄为20∶1的比例搭配晚花型雄株。

栽植技术  汉中宜于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或3月中下旬栽植。每栽植穴中施土杂肥50公斤、过磷酸钙0.2-0.5公斤,与土壤混合均匀。苗木放入穴中,按前后左右对齐成线的要求确定好位置,填土踏实,同时轻轻提苗,以苗木在圃中原有深度为准。充分灌足水,并培土护苗,栽植穴应高于地面20厘米。

银杏苗木易于成活,但若根系受损,成活以后生长缓慢,移栽时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选用优质壮苗、大苗。要求径粗与高度之比为1∶50以上、2-4年生、高1.5米以上、嫁接部位粗1.5厘米。

尽量带土移栽,保持根系完整。

不能带土移栽的苗木,可用ABT3号生粉500PPm溶液蘸根栽植。

(二) 管理措施

嫁接  当年栽植,当年嫁接。即春栽秋接、冬栽春接。采用双舌接,定干高度1米左右。较粗、较高的砧木上可嫁接2-3个接穗,培养树冠。

施肥  银杏根系每年有两个生长高峰期。第一个出现在5-7月,持续70天,生长量较大,地上部分生长高峰期与之同步:第二个生长高峰期在10-11月,生长量较小。根据上述生物学特性,全年追肥不少于三次,第一次在4月上旬,芽萌动后,第二次在6月上旬,第三次在10月中旬。三次施肥量分别占总施肥量的1/4、1/2、1/4。银杏根系有76.4%分布于20-70厘米的土层中,施肥应集中深施 。

施肥量尚无统一标准,应视树龄、结种量、土壤条件而定。经验是每株全年施饼肥1.5公斤、复合肥0.6公斤、尿素0.5公斤、硫酸钾0.15公斤。

全年还可进行5-6次根外追肥,用0.3%的尿素或磷酸二氢钾溶液交替喷施。在萌芽后至开花前喷1%硼酸、盛花期喷0.1-0.3%硼酸可提高座果率。

扩穴改土  从定植第二年起,连续三年扩穴,以后可隔一定年数进行。于秋季落叶前1-1.5个月内,在树盘周围环状开沟,结合施肥,深翻50-70厘米。每亩施用腐熟圈粪1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

整形修剪  早丰园多采用开心形,干高0.7-1.5米,由分布均匀的三个主枝松成骨架,枝条开张角度50-60度,其余辅枝60度以上。

冬季修剪时,短截一年生枝条,促进抽生长枝;疏除细弱枝、徒长枝、轮生枝。

(三) 促进挂果技术

汉中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进行了十年银杏丰产栽培试验,总结银杏挂果的两点关键技术如下:

1、环剥(割)倒贴皮技术

(1) 环剥  对银杏嫁接4-5年的定植园,除正常管理技术以外,进行环剥(割)是控制主枝、长枝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促使早花早果的关键,合理应用环割技术,对过粗过旺的枝进行适度环剥,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时间和方法  6月下旬至7月上旬,环剥时要选晴天,运刀要快,用力要适当,深度刚达木质层而不伤木质,每圈刀口线要对齐,不可错口,上圈刀口要向下斜,下圈刀口要向上斜,以防下雨造成伤口霉烂。环剥宽度一般为干径的1/10,剥后刀口上下两端的韧皮部组织应紧贴木质,不可翘起露缝。被剥中间部分一定要把韧皮剥净,不能有一线之留。

(2) 倒贴皮  环剥时将剥去的皮层倒过来再贴上叫倒贴皮。贴上后保持伤口清洁,并用塑料薄膜绑牢,避免雨水或病虫害感染。包扎的塑料薄膜可于剥皮愈合的9月上旬后解除,以利愈合和树木的正常生长。

2、授粉

(1)时间  3月下旬至4月中旬,银杏雌树胚珠发育成熟时,授粉室分泌的液体也随之增多,并吐出孔口,当该水珠在孔口外的直径大于孔口张开度,成一饱满圆形水珠,即为胚珠完全成熟,当树上有50-80%的胚珠完全成熟时即可进行授粉;如逢结果小年,授粉时间可晚些,当树上有70-80%的胚珠完全成熟时进行授粉。

(2)雄花的采集与选择  适时采集花粉是授粉的关键。银杏花粉成熟期约在3月底至4月中旬。采集前派专人精心观察,如发现雄花序由青色转成淡黄色时,即花粉囊开裂前1-2天,立即组织突击采收。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树上采集雄花,选择花序大,花粉囊饱满,淡黄色、无变质的雄花。

(3)花粉的处理和保存  我们将采集下来的雄花用晾晒干燥法或石灰干燥法进行处理,使之散出花粉,散出的花粉用洁净纸包好后放在阴凉干燥处备用。晾晒干燥法:将除去杂质的雄花花序薄薄地摊在垫有白光纸(光面朝上)的匾中,上面同样盖有白光纸(光面朝下),置于阳光下晒,隔1-2小时翻动1次,使全部花粉囊散出花粉。石灰干燥法:将去除杂质的雄花序,每50-100克用纸包成一小包,放在盛有生石灰的密闭容器中,石灰块上面覆盖吸水性强的洁净纸,与花粉包隔离,借助生石灰的吸湿作用,使花粉囊散出花粉。

(4)方法  人工授粉的方法较多,常见的有喷雾法、挂雄枝法、震粉法、挂花粉袋法。但除喷雾法在生产上常用外,其它方法易造成花粉的浪费或授粉不匀,生产上采用较少。现就喷雾法做一介绍:

花粉喷雾用量,按每产50公斤白果用0.15公斤雄花序散出的花粉兑24-30公斤清水,计算每株的用花粉量和用水量,并加入5%-10%的沙糖、0.2-0.5%的硼酸,可保持花粉的活力和增强花粉的粘附力,促进座果。授粉时选择晴天,露水干后进行,如果授粉后2小时下雨要进行补授粉。授粉所用的器械和水都要清洁、无毒、无碱、无农药等有害物质。花粉液要随配随喷,配好的花粉液不能超过2小时。喷雾时要求雾点细、喷得匀、速度快,以银杏树冠的中下部为主。

环割后成花株率达40%左右,倒贴皮成花株率达90%以上。这种办法实行一次,2-3年均见效。而人工授粉是解决银杏开花晚,雄株不足、自然因素授粉不良影响产量的重要技术措施,授粉后当年能见效。同时要加强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多种技术措施相结合,增强树势。

(四)种实的采收、调制和贮藏

1、 采收

银杏不同品种、不同立地条件下,成熟期不同。在实际生产中,适宜的采收期是以自然落种始期为主要指标,只要有5-10%的个体种子成熟,便可开始组织采收,熟一片采一片,熟一株采一株。在丰产园可以人工上树采摘。还可于9月20日前喷用1000-1500PPm乙烯利,使果实在10月上旬全部自然脱落,达到按期完全化学采收的目的。

2、 调制

(1) 脱皮  银杏采收后,在有水源条件的场地进行堆沤。平堆厚度不超过50厘米,上盖湿草,4-5天内外种皮软化、腐烂,此时可穿上隔离服用脚踏脱皮。也可采用广西灵川县研制的白果脱皮机,脱皮工效可提高20倍,每工时可脱皮100公斤,只损坏0.5%。(人工脱皮每工时脱皮5公斤,损坏率为5-7%)。

(2) 净种  脱皮过程中随时用清水冲洗。待种皮完全脱净后立即进行漂白处理。漂白液的配制方法为:每公斤漂白粉用10-12公斤温水化开,滤渣后再加80-100公斤清水稀释,可处理100公斤种子,漂白时间约5-6分钟。捞出种子后,再加1公斤漂白粉,即可漂白100公斤种子,可连用5-6次。漂白时在瓷缸或水泥槽内进行,并不断搅动。

(3) 干燥  种子漂白后,直接摊于室内、外通风处阴干,严禁晒干。摊铺厚度3-4厘米,勤翻动,以防种皮发黄、霉污。一般1-2天即可。

(4) 分级  一般分为四级。同时要求商品用种壳色洁净,种仁鲜绿、用手指压捺开裂而无汁液流出。

级别 单核重(克) 每公斤粒数
1 > 2.5 < 400
2 2.2-2.4 401-450
3 2.0-2.1 451-500
4 < 2.0 > 500

3、 贮藏

供贮藏的种子种仁含水量不得超过40%。贮藏要求温度2-5℃、相对湿度50%、通气条件良好。

(1) 干藏法  适于商品用种的贮藏。在密闭容器中底部、顶部放生石灰,种子置于中间,常温下可贮藏2-3个月。在种子库中贮藏,温度2-5℃,可贮藏5-6个月。

(2) 湿藏法  是一种短期贮藏办法,适于秋季贮存次年要用的种子,可以促进胚的后熟,提高播种品质。常用的是沙藏法,在阴凉的室内土地上铺10厘米的湿沙,摊放10厘米厚的种子,再铺5厘米厚沙,如此沙与种子分层铺放。或按一份种子两份沙的比例混合堆放,总高度低于50厘米。经常检查,每周上下翻动一次,保持湿润,可贮藏3-5个月。

六、良种采穗圃

营建良种采穗圃是实现银杏生产良种化的重要措施,可以保留优良无性系,提供大量健壮的优良品种接穗。

(一)圃地规划

建立银杏良种采穗圃,应选择具备排灌条件、立地条件好的地块。将圃地划分为若干小区(行),每小区(行)栽植一个无性系,编号挂牌,建立档案,对接穗(无性系)来源、母树生长状况及各项性状指标、定植图、管理措施、物候期、采穗量等派专人观察、记载、保管。在营建采穗圃时应注意开展采叶良种和优良雄株的选育工作。

(二)营建技术

1、定植密度以每亩222株(1×3米)为宜。
2、定植前每亩施基肥2000公斤,全面整地,栽植穴内每穴施腐熟豆饼0.5公斤。
3、苗木年龄2-3年生,高1米,在0.6-0.8米处嫁接。

(三)管理技术

除参照丰产园的管理技术外,根据采穗圃的生产特点,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大肥水量。由于年年采条,树体养分消耗大,需在枝条萌发期施大量肥料促进枝条旺长。每亩施农家肥2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尿素50公斤。
2、建圃后头几年因连续采条,树冠小,可以进行间作套种或间做育苗地。
3、结合采条,整形修剪成丛状或开心形。
4、定植当年不宜采条,次年结合修剪采集,第三年起可正式采条。建园头三年平均每株可采22根,每根按6个芽计,每亩可生产良种芽2万个。进入正式生产阶段后,每年采穗量不能超过抽枝量的50%。

七、病虫害及防治


银杏病虫害发生较少,可能发生的有以下几种:

(一)银杏茎腐病

1、症状  夏季高湿炎热时,一年生苗茎基变成褐色,地上部分萎蔫枯死,叶片不脱落。拨出病苗时,根部皮层脱落留于土壤中,呈灰色。
2、防治方法
(1)土壤消毒:播种前每亩施用硫酸亚铁10-15公斤。
(2)培育壮苗:采用催芽、搭设拱棚等措施,促进苗木生长,尽早木质化。
(3)降低地温:高温时期遮荫、浇水或覆草。
(4)发病时喷洒1%硫酸亚铁或800倍多菌灵。

(二)银杏叶枯病

1、症状  叶片先端变黄,至6月间病部褐坏死,并扩大至整个叶片。9-10月份叶片上出现不规则的褪色斑点,并有黑褐色小点。在周围有感染水杉赤枯病的水杉落叶时,病情最重。
2、防治方法  自6月上旬起,每20天喷一次500倍多菌灵液。

(三)银杏黄化病

1、症状  于6月出现叶片黄化,逐渐蔓延,并可导致叶枯病发生。

2、诱因
(1)地下害虫(如蛴螬、线虫、地老虎等)为害根部,引起根部腐烂,不能吸收养分。
(2)栽植时人为伤根或窝根,不能产生新根,旧根又逐渐腐烂。
(3)土壤缺锌及排水不良,土层过浅、下层板结也会引起黄化病。

3、防治方法
(1)移栽时保护好根系,防治地下害虫,加强管理,改良土壤结构,及时排除积水。
(2)在6月前每亩施多效锌500-1500克,可有效防止该病发生。

(四)银杏大蚕蛾

1、生活史及为害方式  每年发生一代,以卵越冬,次年5-6月孵化。幼虫取食叶片,1-3龄聚集为害,9月上旬为成虫羽化期,成虫常产卵于银杏树干裂缝或凹陷处,位置在3米以下、1米以上。

2、防治方法
(1)在幼虫三龄前喷90%敌百虫1500倍液。
(2)9月上旬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并摘除卵块。

(五)银杏超小卷叶蛾

1、生活史及为害方式  每年发生一代,以蛹越冬,3月下旬至4月中旬成虫羽化,产卵于1-2年生侧枝上,幼虫孵化后1-2天蛀入枝内,造成枝条枯死,叶片及果实散落,严重影响银杏稳产高产。

2、防治方法
(1)人工捕杀成虫。成虫羽化每天集中于6-8点,羽化后栖息于树干上,易于捕捉。
(2)4月起,发现有枝、叶枯萎时,剪下被害枝梢,并烧毁。在初发生及为害轻的地区采用这种方式能有效控制蔓延。
(3)成虫羽化盛期(约在4月中旬),用50%杀螟松250倍和2.5%溴氰菊酯500倍混合,比例为1∶1 ,喷洒被害枝。或用40%氧化乐果1000倍喷雾,杀死初孵幼虫。
(4)根据老熟幼虫转移至树皮内滞育的特性,在6月初用溴氰菊酯2500倍液喷湿树干。
(5)该虫以蛹在粗树皮内越冬,在冬季可以刮除老树皮。

 

WAP首页 |  刷新  |  网页版  | 登录  |   手机端APP下载
服务热线:13505484329(点击直接拨打)   
13505484329(点击回复短信)
Email:2627392874@qq.com
版权所有:中国苗木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