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苗木信息网手机版
网站首页    苗木求购    供应信息    招标信息    
苗木行情    市场动态    苗木技术    苗木商人   

微网站  2016年上半年苗木展会信息
首页 - 苗木技术 - 园林技术防治
发布时间:2025-11-9 来源:中国苗木信息网 点击:111

  园林技术防治是利用园林栽培技术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即创造有利于园林植物和花卉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害危害的条件,促使园林植物生长健壮,增强其抵抗病虫害危害的能力,是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基础。园林技术防治的优点是:防治措施结合在园林栽培过程中完成,不需要另外增加劳动力,因此可以降低劳动力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其缺点是:见效慢,不能在短时间内控制暴发性发生的病虫害。园林技术防治措施主要有:

一、选用无病虫种苗及繁殖材料 

         在选用种苗时,尽量选用无虫害、生长健壮的种苗,以减少病虫害危害。如果选用的种苗中带有某些病虫,要用药剂预先进行处理,如桂花上的矢尖蚧,可以在种植前,先将有虫苗木浸入氧化乐果或甲胺磷500倍稀释液中5~10分钟,然后再种。当前世界上已经培育出多种抗病虫新品种,如菊花、香石竹、金鱼草等抗锈病品种,抗紫菀萎蔫病的翠菊品种,抗菊花叶线虫病的菊花品种等。

二、苗圃地的选择及处理

         一般应选择土质疏松、排水透气性好、腐殖质多的地段作为苗圃地。在栽植前进行深耕改土,耕翻后经过曝晒、土壤消毒后,可杀灭部分病虫害。消毒剂一般可用50倍的甲醛稀释液,均匀洒布在土壤内,再用塑料薄膜覆盖,约2周后取走覆盖物,将土壤翻动耙松后进行播种或移植。用硫酸亚铁消毒,可在播种或扦插前以2%~3%硫酸亚铁水溶液浇盆土或床土,可有效抑制幼苗猝倒病的发生。

三、采用合理的栽培措施


        根据苗木的生长特点,在圃地内考虑合理轮作、合理密植以及合理配置花木等原则。从而避免或减轻某些病虫害的发生,增强苗木的抗病虫性能。有些花木种植过密,易引起某些病虫害的大发生,在花木的配置方面,除考虑观赏水平及经济效益外,还应避免种植病虫的中间寄主植物(桥梁寄主)。露根栽植落叶树时,栽前必须适度修剪,根部不能暴露时间过长;栽植常绿树时,须带土球,土球不能散,不能晾晒时间过长,栽植深浅适度,是防治多种病虫害的关键措施。

四、合理配施肥料

    (一)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有机肥如猪粪、鸡粪、人粪尿等,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使土壤疏松,透气性良好。无机肥如各种化肥,其优点是见效快,但长期使用对土壤的物理性状会产生不良影响,故两者以兼施为宜。

    (二)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配施:氮、磷、钾是化肥中的三种主要元素,植物对其需要最多,称为大量元素;其他元素如钙、镁、铁、锰、锌等,则称为微量元素。在施肥时,强调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配合施用。在大量元素中,强调氮、磷、钾配合施用,避免偏施氮肥,造成花木的徒长,降低其抗病虫性。微量元素施用时也应均衡,如在花木生长期缺少某些微量元素,则可造成花、叶等器官的畸形、变色,降低观赏价值。

    (三)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在施用有机肥时,强调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原因是未腐熟的有机肥中往往带有大量的虫卵,容易引起地下害虫的暴发危害。

五、合理浇水

        花木在灌溉中,浇水的方法、浇水量及时间等,都会影响病虫害的发生。喷灌和“滋”水等方式往往加重叶部病害的发生,最好采用沟灌、滴灌或沿盆钵边缘浇水。浇水要适量,水分过大往往引起植物根部缺氧窒息,轻者植物生长不良,重则引起根部腐烂,尤其是肉质根等器官。浇水时间最好选择晴天的上午,以便及时降低叶片表面的湿度。

六、球茎等器官的收获及收后管理

        许多花卉是以球茎、鳞茎等器官越冬,为了保障这些器官的健康贮存,要在晴天收获;在挖掘过程中尽量减少伤口;挖出后剔除有病的器官,并在阳光下暴晒几天方可入窖。贮窖必须预先清扫消毒,通风晾晒;入窖后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窖温一般控制在5℃左右,湿度控制在70%以下。球茎等器官最好单个装入尼龙网袋内悬挂在窖顶贮藏。

七、加强园林管理

        加强对园林植物的抚育管理,及时修剪。例如,防治危害悬铃木的日本龟蜡蚧,可及时的剪除虫枝,以有效地抑制该虫的危害;及时清除被害植株及树枝等,以减少病虫的来源。公园、苗圃的枯枝落叶、杂草,都是害虫的潜伏场所,清除病枝虫枝,清扫落叶,及时除草,可以消灭大量的越冬病虫。尤其是温室栽培植物,要经常通风透气,降低湿度,以减少花卉灰霉病等的发生发展。

WAP首页 |  刷新  |  网页版  | 登录  |   手机端APP下载
服务热线:13505484329(点击直接拨打)   
13505484329(点击回复短信)
Email:2627392874@qq.com
版权所有:中国苗木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