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苗木信息网手机版
网站首页    苗木求购    供应信息    招标信息    
苗木行情    市场动态    苗木技术    苗木商人   

微网站  2016年上半年苗木展会信息
首页 - 苗木技术 - 草莓黄萎病的发病症状和发病规律是怎么样的?如何防治?
发布时间:2025-11-9 来源:中国苗木信息网 点击:1

发病症状:危害草莓茎、叶,发病初期,叶柄出现黑褐色条形长斑,外围叶叶缘变为黄褐色;病情加剧后,整片叶下垂,变为淡褐色,植株矮化,最后枯萎而死。此时切断根冠与叶柄,可见维管束部位呈波线状或环形褐变。发病初期根部无任何异常,当地上部枯萎时,根量减少,细根全部变黑腐败。

病原菌和发生规律:黄萎病是真菌病害。此病原菌寄主很多,除草莓外,还可侵染茄科等多种植物,适宜的发病温度为20~24℃。28℃以上高温病菌繁殖受阻,属于较低温型。该病菌极容易在土壤中积累,草莓开花结果期为黄萎病的高发期。

防治方法:
(1)选择抗病品种。
(2)避免草莓与茄子轮作,尽量避免草莓连作。
(3)在草莓定植前后用0.2%苯菌灵滴灌土壤,当年和翌年都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4)利用太阳能高温进行土壤消毒。在夏季,翻起土壤,做成小垄,用透明塑料膜覆盖,连续扣7~10天,即可达到消毒目的。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用80%氯化苦对土壤进行消毒。

WAP首页 |  刷新  |  网页版  | 登录  |   手机端APP下载
服务热线:13505484329(点击直接拨打)   
13505484329(点击回复短信)
Email:2627392874@qq.com
版权所有:中国苗木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