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蔓枯病也叫葡萄蔓割病、葡萄蔓裂病,主要为害葡萄枝干基部的近地表的部分,偶尔也为害新梢及果实。枝蔓被害后,初期为暗紫褐色,渐变黑,并在表面生许多小黑点,病菌侵入韧皮部及木质部后,病部发生纵裂。主蔓上有老病斑时,全株生长衰弱,节间短,叶片小,色黄,整枝或整株死亡。
病菌以菌丝及分生孢子器在被害组织上越冬,次年6~7月开始传染。分生孢子器吸湿涌出红黄色孢子角,由雨水传播,经伤口侵入枝蔓,侵入一个多月出现症状。在降雨较多的湿润地区,施肥不足时发病较重。当枝蔓遭受冻伤或因防寒而主干基部出现裂口时,也容易引起发病。病菌侵入枝蔓后,往往要在1、2年后才显出黄化或矮化的症状,全株枯死一般需几年的时间。欧洲种部分品种易感病,欧美杂交种抗病性较强。
防治方法:
(1)早期剪除病蔓或剥掉病部以下的松散树皮,集中烧毁。
(2)春季萌芽前,喷波美3~5度石硫合剂+0.3%五氯酚钠。
(3)及时检查枝蔓,发现病部后,用刀刮除干净,至好组织为止,用波美5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对伤口进行消毒。
(4)在6月份发病初期及时喷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50倍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