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7966 登录
免费注册 | 忘记密码 手机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红花草

  英文名:CurlyBristlethistleHerb
  拉丁名:CarduusnutansLinn.
  别名:飞轻、天荠、伏猪、伏兔、飞雉、木禾、飞廉蒿、老牛错、红花草、刺打草、雷公菜、大力王、枫头棵、飞帘
  科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属中文名:飞廉属
  属拉丁名:Carduus
  处方名:飞廉、飞帘、大力王、老牛错、鲜飞廉
  
植物来源

  夏、秋季花盛开时采割全草;春、秋挖根,去杂质,鲜用或晒干用。
  
植物形态

  二年生草本,高50-120cm。主根肥厚,伸直或偏斜。茎直立,具纵棱,棱有绿色间歇的三角形刺齿状翼。叶互生;通常无柄而抱茎;下部叶椭圆状披针形,长5-20cm,羽状深裂,裂片常大小相对而生,边缘刺,上面绿色,具细毛或近乎光滑,下面初具蛛丝状毛,后渐变光滑;上部叶渐小。头状花序2-3个簇生枝端,直径1.5-2.5cm,总苞钟状,长约2cm,宽1.5-3cm;总苞片多层,外层较内层逐变短,中层条状披针形,先端长尖成刺状,向外反曲,内层条形,膜质,稍带紫色;花全为管状花,两性,紫红色,长15-16mm。瘦果长椭圆形,长约3mm,先端平截,基部收缩;冠毛白色或灰白色,长约15mm,呈刺毛状,稍粗糙。花期5-7月。
  
植物分布

  分布在新疆天山、准噶尔阿拉套、准噶尔盆地。生于山谷、田边或草地,海拔540—2300米。欧洲、北非、苏联中亚及西伯利亚都广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西欧。
  
植物鉴定

  显微鉴别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外被角质层,在棱脊处的表皮下方有厚角组织。皮层窄;于叶状翅处表皮和皮层均向外突出。外韧维管束环列,韧皮纤维束微木化;木质部内侧具微木化纤维束。髓中央常中空。
  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类多角形;下表皮细胞不规则形,垂周壁波状弯曲。气孔不定式或不等甙。非腺毛多断碎,由5-10余个细胞组成,基部细胞直径21-83μm,有的项端细胞极细长并扭曲。
  
性味归经

  性味:微苦,平。
  归经:入肺、膀胱、肝三经。
  
功能主治

  祛风,清热,利湿,凉血散瘀。治风热感冒,头风眩晕,风热痹痛,皮肤刺痒,尿路感染,乳糜尿,尿血,带下,跌打瘀肿,疔疮肿毒,汤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鲜者1~2两;入散剂或浸酒。
  外用:捣敷或烧存性研末掺。
  忌宜:血虚及脾胃功能弱者慎服。
  
历史文献

  1、《唐本草》:飞廉有两种,一是陶证,生平泽中者;其生山岗上者,叶颇相似,而无疏缺,且多毛,茎亦无羽,根直下,更无旁枝,生则肉白皮黑,中有黑脉,日干则黑如玄参,用茎、叶及根,疗疳蚀杀虫,与平泽者俱有验。今俗以马蓟、以苦芺为漏卢,并非是也。
  2、《本经》:“飞廉,主骨节热,胫重酸疼。”
  3、《别录》:“飞廉,治头眩顶重,皮间风邪如蜂螫针刺,鱼子细起。热疮、痈、疽、痔,湿痹,止风邪咳嗽,下乳汁。益气明目。”[1]

暂时还没有文章
其它地区分站:宁夏苗木网   新疆苗木网   黑龙江苗木网   内蒙古苗木网   四川苗木网   开原苗木网   鄢陵苗木网   沭阳苗木网   天津苗木网   青海苗木网   北京苗木网

菏泽苗木网   济宁苗木网   泰安苗木网   滨州苗木网   云南苗木网   辽宁苗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