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瑞木
名 称:红瑞木
英文名:Make omen wood red
拉丁名:Cornus alba
别 名:红梗木、凉子木
科属: 山茱萸科 梾木属
产地分布:产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地,朝鲜半岛及俄罗斯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老干暗红色,枝丫血红色。叶对生,椭圆形。聚伞花序顶生,花乳白色。花期5月-6月。果实乳白或蓝白色,成熟期8月~10月。
生长习性:性极耐寒、耐旱、耐修剪,喜光,喜较深厚湿润但肥沃疏松的土壤。
园林用途:园林中多丛植草坪上或与常绿乔木相间种植,得红绿相映之效果。
繁殖培育:用播种、扦插和压条法繁殖。插种时,种子应沙藏后春播。扦插可选一年生枝,秋冬沙藏后于翌年3月~4月扦插。压条可在5月将枝条环割后埋入土中,生根后在翌春与母株割离分栽。
中草药
【药名】红瑞木
【别名】椋子木
【汉语拼音】hong rui mu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wida alba Opiz[Cornus alba L.]
【功效】清热解毒;止痢;止血
【科属分类】山茱萸科
【中药化学成分】红瑞木的红色茎皮中含有矢车菊素3-半乳糖甙(cyanidin 3-galactoside)即越橘花青甙(idaein),大量的矢车菊素3-阿拉伯糖甙(cyanidin 3-arabinoside)以及微量的飞燕草素单葡萄糖甙(delphinidin monoglycoside)。
【主治】湿热痢疾;肾炎;风湿关节痛;目赤肿痛;中耳炎;咯血;便血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2700m的杂木林或针、阔混交林中。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切段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青海、山东、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动植物形态】落叶灌木,高3m。树皮紫红色;老枝血红色,无毛,常被白粉,cm;叶片卵形至椭圆形,长4-9cm,宽2.5-5.5cm;侧脉5-6对。分辩率房状聚伞药序顶生;花小,黄白色;萼坛状,裂片4,萼齿三角形;花瓣4,卵状椭圆形;雄蕊4,着生于花盘外侧,花丝微扁,花药淡黄色,2室,丁字形着生;花血垫状;子房近于倒卵形,疏被贴伏的短柔毛,柱头盘状,宽于花柱。核果斜卵圆形,花柱宿存,成熟时白色东稍带蓝紫色,花柱宿存;核棱形,每侧有脉纹3条。花期6-7月,果期8-10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末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