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培养公众“生态情怀”形成多向合力发布时间:2016-5-10 10:01:47 来源:苗木 点击:2
中国苗木信息网2016-5-10日消息: 培养公众的“生态情怀”就要形成多向合力,要通过宣传教育、严格管理和依法治理等方式,为保护生态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近日,笔者骑车到城郊去玩,看见一些小河道的水变清了,环境比以前美多了,但也看到一些人拿着钓竿在河边垂钓,给人的感觉很不好受,河水清清,有些人怎能“见鱼思利”? 事实上,类似的情况还经常看到。像前日就有媒体报道,相城区警方查获了一名涉嫌非法猎捕青蛙的男子,此人所捕的青蛙均属国家保护的“三有”动物,自然要受到法律的处罚。 这些年,各地的生态修复工程都抓得很紧,投入的资金也不少,一些湿地和生态园等已逐渐展现生机,水中有鱼,空中有鸟,人们在享受这样的环保“福利”时,更应以呵护之心来对待它们,那种随意捕杀动物的恶习必须抛弃。而生态修复理应包括公众的积极参与和维护。 公众文明行为的养成,也有一个逐步提升认识和不断改进陋习的过程,像现在的生态修复地,与以前的乡村田园很不一样,公共生态环境早已不是自己的“自留地”,对于其中的一草一木、一鱼一鸟,都不能伤害,而是要遵守相关的法规,否则就会发生“捕蛙被捉”的事,那样的教训对更多人来说应是一个警示。 当然,面对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培养公众的“生态情怀”就要形成多向合力,要通过宣传教育、严格管理和依法治理等方式,为保护生态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这些方面,还是有不少工作可做。比如在居民小区增设相关的宣传栏,在一些生态修复地设置“友情提醒”。另外,相关管理部门更要严格管理,对那些随意滥捕和偷捕行为要一查到底,如果涉及违法的,就应依法处理。唯有如此,才能让生态自然环境越变越美。 本文由苗木行情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http://www.zgmiaomuw.com/nr/xxnews/8133.html![]() ![]() ![]() |